如图所示,秦国通过战争相继占领了秦韩交错地带的临汾与运城盆地,然后控制了韩国野王、南阳与魏国的安邑。 公元前262年,秦国相继扫清临汾盆地韩国残余城池,进而出轵关陉攻破了野王,控制了交汇于野王的丹水和沁水以及太行陉。 沧海一粟的上党立刻陷入了风雨飘扬之中! [var1] 上党太守冯亭即已决定献上党于赵国,一面发兵阻挡秦军进入上党,一面派人催促赵国大军发兵接收上党。 赵国内部对于接受上党虽然经过激烈讨论,普遍认为秦强赵弱。从大处来说,赵国君臣无论从哪方面考虑,上党也绝不能让秦国占领。 秦国若是占据上党,一路可以越过东阳关,穿滏口陉攻击邯郸之西。 另一路,可以从野王出发沿着上党边缘地带渡过淇水、漳水攻击邯郸之南。两面夹击之下,邯郸会顾此失彼。实际上秦国后来灭赵也是这样做的! [var1] 而且,赵国起家之地晋阳(今太原)若没有上党这个媒介,与本土的沟通则会绕一个大圈。 [var1] 上党,是以太行山为主长治一带的总称,是由群山包围的一块高地,海拔平均800到1300米。 先秦之人视其为“天下之脊”,把其比喻为“与天为党”,最高处海拔的太岳山海拔2453米。 不见得真是与天为党那么高,比它高的山还有很多。 他的高在于地位高! 上古时代的尧、舜、禹、夏、商、周的六朝古都,都在上党附近盘旋或是只距离一个急行军的距离。 尧的都城平阳(临汾)位于临汾盆地,西距上党郡治(今晋城)不到200里地,按照边缘算则不足100公里! 舜的蒲坂(今永济市蒲州镇附近)、禹的都城安邑(运城市安邑)都坐落于运城盆地,二都在上党西南方向,距离上党郡治的直线距离分别300公里、250公里,同样按照上党边缘地区算也不足100公里。 夏都阳城,位于今天的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告成镇王城岗,与之距离不远的周朝东都洛阳,同样距离上党边缘不足100公里。 商都安阳,算算距离晋城的距离200里地,边缘算则不到100里地,还不够一个急行军的行程! [var1] 尧舜禹的都城如果出发前往河北平原之地可以选择最近路途:过上党经滏口陉出太行山,或者直接经白陉东下太行,或出太行陉或轵关陉后循上党高地边缘北上。 如果行进洛阳所处的中原之地,一个可以选择的路是不走函谷关,而是过轵关陉渡过孟津渡到达。但是他的必经之路就在上党高地的俯瞰之下。 对于夏都阳城与周东都洛阳而言,其北上河北之路也是必在上党高地的俯瞰下经过。 商朝都城安阳更是近,从上党高地出发穿过白陉,一路俯冲就可直达安阳。 [var1] 上党的东边是太行山,作为中国陆地地形第二阶梯的东部边缘,南北纵贯于河北与山西间,成为一道割断山地与平原联系的天然屏障。 南边则是中条山,东西横亘数百里,东与太行主脉相接。 西边太岳山,太岳山脉北端在榆社、左权一带与太行相连,向南与中条山相接。 三条山脉交汇,形成了一个安全的封闭型盆地。 [var1] 上党的境内主要有长治和晋城两块主要的盆地,还有阳城所在的小盆地。 阳城盆地在这场血腥的征伐中所处的地理位置来说较为偏僻,虽然沁水流淌在其中滋润着相比较而言略显狭小的阳城盆地,但是它对于赵国而言如同飞地,可以忽略不计! 最主要的是长治和晋城盆地,两盆地的分割线是在丹朱岭、羊头山、马鞍壑一线。长治盆地被漳河流域所覆盖,漳河分为清漳河与浊漳河,浊漳河以北属于赵国,以南则属于韩国。 [var1] 秦军占领了长治盆地,就可以以之为后援基地,出长治,过黎城,穿东阳关,下滏口陉攻打邯郸。 假如晋城盆地以及长治与晋城二盆地分水岭被秦国占据,长治盆地在秦军眼里可以算是一马平川了。 [var1] 所以长平之战的秦赵两方主要围绕着晋城盆地,在其中纵横捭阖,厮杀大战! 晋城盆地之内主要有丹水从中流过,其发源地为两盆地分界线丹朱岭。丹水从丹朱岭流下,过长平、高平、泽州、然后流下太行山与沁水交汇于野王(今沁阳)。 公元前260年,秦国兵分两路,一路由左庶长王齕乘赵国对上党未能全部稳定之时,即刻发兵由太行道上行,攻克了晋城。 一路从临汾盆地而来。(下节讲诉) 赵军也在大将军廉颇的率领下到达老马岭一线构筑防线阻击秦军。 长平之战上演! [var1]